升至中學,學生和家長都會對成績更為緊張,因為中學要打好根基,以迎接中六的公開試-DSE。作為過來人,我也很明白家長和學生對成績的着緊,當發現自己某些科目表現未如理想,便會心急如焚,希望盡快覓得良師,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,以提升及改善學科成績。不過很多時候欲速則不達,越是心急想快點看到成績的提升,越是忘記了學習的初衷。

曾經替一位中三的女生補習專科英文,她的母親跟我說:「我想你兩個月內讓她的英文成績由E變她A。」本身英文底子欠佳,一些基本的英文拼寫規則都沒有概念,尚記得初次看到她的時候,我問她 “What’s your name?” 她低着頭,眼睛死瞪着課本,過了好一會才從口中擠出 “M..M..May” 後來我從她母親那裡得知,她沒有替女兒改英文名,一直都是用中文名的英文拼音作英文名。這個女生沉默寡言,從來都不會主動提問,只是一味做着母親給她買,程度遠超她能力範圍的補充練習。她雖然錯題甚多,顯然需要由我跟她解釋答錯的原因及注意事項,但她只是在對過答案,知道自己做錯以後,便繼續做其他練習,活像個答題機器般,叫也叫不停。「只要我多做比較艱辛的練習,就可以快點在考試考得好成績。」這是她常常掛在口邊的口頭禪,每當我問她為何不讓我解題時,她總是這樣回答。

我與她補習時間不長,大概只有兩個月,卻令我印象很深刻。成績固然是學習過程的一些指標,用以評核學生的學習能力,但學習更重要的,是理解並吸收,從而融匯貫通。只有真正將知識內化並用心了解箇中道理,方能在考試中靈活運用所學,考獲理想成績。補習的過程中,比起一個補習導師,我發現我的角色更像是一個陪讀,陪在她身邊毫無技巧、目的地操練試卷和練習,我作為導師即使再跟家長和學生勸喻,她仍堅持不求甚解地盲目操練,事實是根基都尚未打好,再給她喂多少「補藥」,也只是「虛不受補」。若我再有機會替她補習,我應該會向家長提出設定一個較實際的目標和學習計劃,兩個月的時間對於底子欠佳的學生而言,要如此突飛猛進,肯定是十分吃力的,這樣嚴苛的時間限制會令學生的心理壓力倍增。針對底子較差的學生,應該要予以多一點耐性,正所謂「萬丈高樓從地起」,一步一步為他們打好根基,理清學科關鍵和重點概念,才進而授教更進階的概念和提供更高程度的練習。

一步登天在學習當中是不可能的事,每一個考獲佳績的人都必先經過概念的了解,先打好根基,才可以慢慢循序漸進地深化所學。希望每一個努力學習的你都可以抵礪前行,從基本步做好,總有一天你也可以達到你的理想地。